辱国殃民是什么意思,辱国殃民的解释、出处及造句

由源瀚汉语网(www.sjzyhxc.com)提供成语辱国殃民的读音、解释、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成语辱国殃民是什么意思、接龙、造句等详细信息。

成语名称:辱国殃民

成语读音:rǔ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成语出处:《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成语造句:夷人放肆,无恶不作,皆由官无血性,恬不识羞,以致辱国殃民。★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之一章

近 义 词:辱国殄民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繁体:辱國殃民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情感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相关查询: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带国字的成语、带民字的成语、带辱字的成语、带殃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第二个字是国的成语、民开头的成语、民结尾的成语、辱开头的成语、辱结尾的成语、第三个字是殃的成语

辱国殃民成语接龙:

  • 民安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民安国泰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民淳俗厚 民风质朴敦厚。
  • 民膏民脂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 民康物阜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 民穷财尽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辱国殃民的意思是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