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国渠是哪国修建的,以及郑国渠是哪国修建的河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郑国渠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 2、郑国渠修建
- 3、郑国渠是谁修建的
- 4、郑国渠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 5、郑国渠是谁修建的?
- 6、郑国渠的修建时间及过程是什么?
郑国渠是哪个国家修建的?
1、参考答案: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2、郑国渠当然是郑国(当时的韩国人)主持修建的,但郑国是不是河南的,不清楚。
3、郑国渠是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的。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4、位于秦国。因为支持修建的官员名字叫郑国,所以把这条渠叫做郑国渠,并不是在当时的诸侯国郑国修的渠。
5、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战国末期,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首当其冲是韩国。
郑国渠修建
有关系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所以韩国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才帮助秦国修建的郑国渠。但恰恰就是这条郑国渠,让秦国的农田产量大幅度提升,反而在修建完成之后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因为郑国渠成功的修建,关中地区每年产出的粮食可以供给400万的军队。关中地区成为了秦国的粮仓,疲秦计反而成为了强秦的战略。秦国经历了郑国渠的修建,粮食充沛,扩军备战,6年后一举消灭了韩国。
后来在这些大臣的抵抗下秦国收回了这项逐客令。其实逐客令的收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国的郑国渠修建好后,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粮食。人民也不会因为粮食吃不饱而发愁。吃不掉的粮食可以去卖掉为秦国带来财富。
郑国渠是谁修建的
1、是的。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2、根据史书记载: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由战国七雄中的韩国水利工程师郑国主持兴建的,历时10年完成,长达300余里,灌溉面积可达到4万顷。
3、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家郑国修建的。以下是对郑国渠的更多介绍:郑国渠,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它的修建背后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韩国的水利家郑国。
4、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而成,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李冰是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5、公元前236年,郑国渠用了十年时间,终于修建成功。郑国渠尘埃落定。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秦国,郑国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如同张开的两翼,东方六国都处在其阴影之下,秦灭六国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6、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背后的故事。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由韩国人、水利专家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郑国渠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1、参考答案: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2、郑国渠:公元前 246 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郑国渠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3、郑国渠是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的。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4、郑国渠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建议开凿。自中山西瓠口(今陕西泾阳)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北会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
郑国渠是谁修建的?
1、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家郑国修建的。以下是对郑国渠的更多介绍:郑国渠,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它的修建背后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韩国的水利家郑国。
2、韩国的建议与吕不韦急于建功立业的想法不谋而合,吕不韦当年就组织力量开始修建郑国渠。远古时候,泾河与渭河经常泛滥,给关中带来大量肥沃的淤泥。但由于关中平原干旱时有发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开发。
3、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于1930年主持修建的。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4、郑国渠兴建于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约150千米,灌溉面积扩大到40000余顷。
郑国渠的修建时间及过程是什么?
参考答案: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渠道的修建 郑国渠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56年,当时的秦朝统治者秦始皇下令修建这条运河,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的水利问题,改善郑州地区的灌溉条件。修建郑国渠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克服山川的阻碍,打通堤防,修筑渠道。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 ,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而成,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李冰是战国时代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郑国渠修筑的作用 秦王嬴政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就没有杀害郑国,并放手让郑国继续修渠。大约花了十年时间,这项工程才告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们称做郑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