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亲王胤礼

今天给各位分享果亲王胤礼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果亲王全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胤礼,果亲王胤礼为什么后来改名为允礼

1、为了避讳雍正名字。胤礼又名允礼,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

2、因为皇帝是雍正帝,也就是爱新觉罗胤禛,皇帝即位以后,和皇帝同字辈的兄弟们都要改名,不能和皇帝平起平坐,以示尊重。

3、果郡王的大名是爱新觉罗·胤礼,后来雍正胤禛即位后,为了避开皇帝的名讳,兄弟们名字中的“胤”字都换成“允”字,胤礼为此改名为“允礼”。

4、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

历史上果郡王允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历史上康熙帝第十七子果郡王是个实心报国,操守清廉的人。允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2、看了三张允礼的画像,人清秀,也文静,酷似康熙。 附:允礼生平详考 雍正评价皇十七子胤礼:“实心为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胤礼从康熙四十四年,九岁开始随驾巡幸,至康熙谢世无封。

3、果郡王原名爱新觉罗·胤礼,后为避讳改为允礼,是康熙帝和纯裕勤妃的儿子,是康熙大帝的第十七子。果郡王为人忠诚,没有野心,雍正评价胤礼:“实心为国”、“操守亦甚清廉”这个评价颇为中肯。

4、逐渐发现允礼不仅活干得漂亮,还很有才华。这个时候就封他为果郡王,让他负责藩理院事务。允礼对待雍正极为用心,只要是雍正交代给他的事情,事无巨细他必定亲躬。

5、允礼在文学上面的造诣很高,也十分的精通书法、诗词,画画,喜欢游山玩水,是个很典型的大才子。

雍正的兄弟允礼是怎么死的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二月初三日,大阿哥永璜前往奉命穿孝。 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胤礼加祭一次。諡曰“毅”。 葬于易州上岳各庄。

被毒酒毒死的。在第74集剧情介绍中:皇帝逼迫甄嬛以毒酒亲手杀死果亲王。甄嬛不忍爱人死去,欲喝下毒酒,却不想毒酒被果亲王调换,口吐鲜血告诉甄嬛,她才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甄嬛悲痛万分,来不及等到允礼咽气前告诉他自己的一对龙凤胎乃是他的骨肉。允礼惨死于甄嬛怀抱中。甄嬛赐死果亲王有功,被赐予协理六宫的大权,位同副后。

雍正之十七弟是病逝的。雍正的十七弟是爱新觉罗·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

果郡王允礼怎么死的 果郡王资料简介 在《后宫甄嬛传》中果郡王的结局,是被毒酒毒死。

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雍正元年封多罗果郡王,雍正六年,晋封果亲王,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去世,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历史上的允礼是病死的,乾隆三年二月,四十二岁。

胤礼,除十三爷胤祥外雍正最为器重的兄弟,并特命乾隆好好照顾他_百度知...

1、在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去世后,胤礼和雍正的另外一位弟弟,十六阿哥庄亲王胤禄成为雍正最为信任,也是最为倚仗和器重的兄弟。

2、好在胤祥深明大义,他向雍正说情,解了胤礼的危难。雍正元年,雍正认可了胤礼的才能,册封他为果郡王,并负责理藩院的事务。后来,雍正整顿旗务,准备收回旗权,便让胤礼接管了正黄旗蒙古都统和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

3、公元1735年,雍正病重,临终前,将儿子弘历托付给胤礼,胤礼果然一心辅佐其登基,便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为表示对他的敬重,乾隆更是直接免了他的跪拜之礼。

4、而胤礼能够得到四哥雍正重用,还要感谢十三哥胤祥。其实在雍正心中,一直将胤礼当作“八爷党”看待,所以他即位后,就将其派去守景陵。后来胤祥替他求情,说十七弟绝对不是“八爷党”,他才智过人,将来一定能为君王分忧。

5、关系无比亲密的兄弟,自然会更加信任他。在环顾周围的大臣,每一个人都很有可能是潜在的反叛者,因此他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兄弟,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好生对待他。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什么样的人?他是什么结局

1、历史上真实的允礼得到了善终,但他的陵墓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果郡王的地宫两次被盗,直到2006年清史专家进入墓室中考察,用照片记录了地宫内的具体情况,才发现已经空空如也。

2、甄嬛传中果亲王,为了心爱的女子而死,是死在了雍正皇帝的前面,其实历史上不是这样的。果亲王其实一直是体弱多病的。果亲王的去世是在雍正病逝三年之后。还担任过乾隆时期的辅政大臣。

3、雍正帝后来发现这个甄嬛和允礼有私情,非常愤怒,可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也不能处置甄嬛,因此悄悄用毒酒毒死了果郡王。

4、历史上果郡王就是爱新觉罗·胤礼,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爱新觉罗·胤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