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归有光简介,以及归有光简介作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先妣事略的作者简介
1、《先妣事略》【作者】归有光 【朝代】明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
2、《先妣事略清 作者: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
3、归有光(1506—1571),字煕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明代优秀散文家,九岁能文,二十岁通五经三史诸书。1540年(嘉靖十九年)举乡试,第二年,徙居嘉定境内的安亭(今属上海市)。
4、作品简介:《先妣事略》是明代作者归有光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归有光简介
1、归有光初娶魏氏,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魏氏去世,归有光续娶安亭望族之女王氏。归有光长子归子孝于1548年染病而亡,年仅16岁,归有光为他作了《思子亭记》以表哀思。归有光另有子归子祜、归子宁,参与整理归氏遗文。
2、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3、归有光的古文和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誉为“昆山三绝”。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应是胜券在握了。在乡试高中的同年冬天,归有光雇上车马日夜兼程北上,准备应第二年的礼部会试。谁知这次会试竟是名落孙山。
4、归有光别称:归震川、归太仆。字号: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出生时间:1507年1月6日。去世时间:1571年2月7日。
5、归有光是一位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归有光(1619年-1689年),字思端,号丹溪,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归有光天资聪颖,早年入读县学,后又考入国子监,成为当时的佼佼者。
6、归有光简介 归有光(1502-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我国明代杰出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之一”。他反对拟古主义,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
归有光简介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介绍归有光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
1、归有光墓位于江苏省昆山市金潼里,墓地方圆5亩多,墓有多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暨配魏氏、王氏之墓,曾孙归庄墓附葬在西冢之次。原墓门在东,乾隆六年(1741年)县令丁元正封筑后,移至冢之前。
2、见《列朝诗集小传·震川先生归有光》)王世贞在晚年完全改变了对归有光的看法,在为归有光像写的《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
3、葬于昆山城东南门内金潼里。归有光是“唐宋派”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
归有光的主要作品以及他被称为什么派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
在明代,有一个很著名的散文派别,名为唐宋派,其代表人物是归有光。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代表作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他的《项脊轩志》是其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属于哪个文学派别 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