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的成语 - 共374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燕骏千金 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 燕骏千金的故事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铄金毁骨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没金铩羽 指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同“没金饮羽”。
一壸千金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玉叶金枝 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唐·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鸣金收兵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 鸣金收兵的故事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赢金一经 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义。”
一刻千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日进斗金 一天能收进一斗黄金。形容发大财。 《胡雪岩》:“这个职位,一望而知是日进斗金的好差使。”
掷地金声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 掷地金声的故事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千金市骨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千金市骨的故事 《战国策·燕策一》
惜字如金 指极其节省文字,不多费笔墨。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文章所忌者,开口骂题。便说几句闲文,才归正传,亦未尝不可,胡遽惜字如金,而作此卤莽灭裂之状也!”
流金铄石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琼浆金液 琼:美玉。琼浆:美酒。古代传说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喝了可以成仙。比喻仙水和名贵的美酒、饮料等。亦作“琼浆玉液”、“玉液琼浆”、“金波玉液”、“玉液金波”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来邀采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却金暮夜 指为官清廉。 >> 却金暮夜的故事 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
玉友金昆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没金饮羽 指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 没金饮羽的故事 楚能渠子夜行,见卧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 《韩诗外传》第六卷
量金买赋 指文章价值很高。 >> 量金买赋的故事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水漫金山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 >> 水漫金山的故事 《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木公金母 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对木公金母,子孙三世,妇姑为寿满酌。”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击玉敲金 如金玉被撞击而发出的声音。形容言辞铿然有声,正确无误。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兄弟也,不知师傅所言,句句斩钉截铁,言言击玉敲金。”
金刚眼睛 指目光锐利能洞彻原形的眼睛。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锵金铿玉 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同“锵金鸣玉”。 五代·齐己《读》诗:“锵金铿玉千余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排沙简金 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 排沙简金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纸醉金迷 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 纸醉金迷的故事 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馔玉炊金 形容丰盛的菜肴。 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紫绶金章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戛玉锵金 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同“戛玉敲金”。 宋·王迈《祭海阳县尉林磻先生文》:“先生之学,涵古茹今;先生之文,戛玉锵金。”
水满金山 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同“水漫金山”。 >> 水满金山的故事 [法海禅师]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满金山。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
玉走金飞 指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唐·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宋·柳永《看花回》词:“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锵金鸣玉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燕金募秀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以接待天下贤士。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伏遇留守侍郎燕金募秀,蔡屣延才,铎宣百世之文,旌集四方之善。”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千金一瓠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清·王夫之《读书后》:“当其乱之难讫,天且萦纡以延衍之;极乎其终,天为尽,天情且息,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
鸣金收军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
泥金万点 指菊花名。
南金东箭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众口销金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汉·焦赣《易林·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铜山金穴 比喻极其富有。 清·蒋士铨《临川梦·访梦》:“少甚獐头鼠目,拥着铜山金穴,驷马高车?”
千金一笑 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千金一笑的故事 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玉振金声 比喻文章道德之盛。 《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敲金击石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玉圭金臬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十二金钗 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惜墨如金 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 惜墨如金的故事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摸金校尉 校尉:古代军官职称。指掠夺财物的军官。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金石之言 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青龙金匮 指六辰。指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银屏金屋 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 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一壶千金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一壶千金的故事 《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琼厨金穴 比喻豪富奢侈的人家。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琼厨金穴。”
千金一壸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同“千金一瓠”。
琼楼金阙 犹琼楼玉宇。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
砂里淘金 从砂子里淘出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 《诗刊》1977年第9期:“他曾经废寝忘食捞砂样,砂里淘金喜见一组一组新油层。”
纡佩金紫 身佩印绶。指身居高位。金,指印;紫,指绶色。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纡佩金紫,光国垂勋。”
淘沙得金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挥金如土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挥金如土,视官爵如等闲。”
烈火真金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烁石流金 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金声玉润 比喻文章气韵优美。 汉·班固《东都赋》:“玉润而金声。”
一顾千金 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金戈铁马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金科玉律 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汉·扬雄《剧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条。”
裘弊金尽 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腰金拖紫 比喻身居高官。金,金印;紫,紫绶。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玉箫金管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同“玉箫金琯”。 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金迷纸醉 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 金迷纸醉的故事 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千金比屋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黄金时代 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千金买笑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千金买笑的故事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燋金烁石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北齐·刘昼《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一纸千金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怀金拖紫 形容显贵。同“怀金垂紫”。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封金挂印 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千金一壶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众口铄金 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束装盗金 指无端见疑。 >> 束装盗金的故事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敲金戛玉 指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 十二金牌的故事 《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千金难买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金蝉脱殻 见“ 金蟬脱殼 ”。
铄石流金 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千金买邻 比喻在与人处事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进行交往。要和有自强意识,有上进心的人多交往。这正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千金买邻的故事
珥金拖紫 珥:插;拖:下垂。插金珰,拖紫袍。指官位显赫 《梁书 明山宾传》:“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金革之难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金石可镂 意指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就连金属和石头这样坚硬的东西也可以雕刻成花饰。比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语出《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拖金委紫 佩带紫绶金印。比喻官高位显。 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金钗钿合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大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千金不换 指物品十分宝贵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这八个字,就是治阋墙病的千金不换的一剂妙药。”
金童玉女 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无邪的男孩女孩。 唐·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金童玉女意投机,才子佳人世罕稀。”
群口铄金 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 宋·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
金玉其表 金玉:珍宝。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金漆饭桶 饭桶:比喻无用的人。用金漆漆过的饭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说说也气人!他背后说老师是个‘金漆饭桶’。”
千金买赋 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 千金买赋的故事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
金光灿烂 具有金色的光泽或光辉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孟良骤马赶上,抡斧劈面砍去,只见金光灿烂,不能伤之。”
千金贵体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
积金至斗 积:聚;斗:北斗星。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裘敝金尽 裘:皮衣。皮衣穿破了,钱用完了。比喻生活穷困 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忽裘敝而金尽,遂寡欢而愁殷。”
众口烁金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汉·荀悦《汉纪·景帝纪》:“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腰金衣紫 腰中挂着金印,身上穿着紫袍。指做了大官。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卷二十二:“何不在此处用了些?博得个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金锣腾空 金锣:比喻太阳;腾:上升。比喻太阳高照 陶糓《清异录·天文·润骨丹》:“冬日云:金锣腾空,映檐白醉。”
金鼓喧天 金鼓:古时作战,用金钟和战鼓指挥士兵,击鼓表示前进,鸣金表示后退。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7回:“公子偃命军中举火,一时金鼓喧天,直前冲突。”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 千金买骨的故事 “千金买骨”是个成语,这句成语见于《战国策·燕策一》,其义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
家累千金 指家中极富财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侍中殷仲文进曰”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仲文]性甚贪吝,多纳贿赂,家累千金,常若不足。”
金银财宝 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再说卢俊义奔到家里,不见了李固和那婆娘,且叫众人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
石室金匮 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金漆马桶 马桶:粪桶。用金漆漆过的粪桶。指服饰华丽而无德无才的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一个个不管自己肚子里是一团粪草,只顾外面打扮得美服华冠,可不象个金漆马桶。”
情坚金石 彼此感情像金石一样牢固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情坚金石,始终不改。”
金章紫绶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晋书·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
金革之声 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金革之世 金革:兵器和铠甲;世:时代。战乱的年月 南朝·梁·庾信《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当今玉烛调和,既非金革之世。”
乌舅金奴 乌桕子油和油灯。用以讥讽吝啬者。 >> 乌舅金奴的故事 一旦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宋·陶穀《清异录·器具》
惜墨若金 惜:爱惜。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清·张岱《又枯木竹石臂阁铭》:“运笔如铁,惜墨若金。”
金华殿语 金华殿:宫殿名。指一般水平的讲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自比于金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千金之体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因篇幅关系,金成语只列出前 12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