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狗的成语 - 共137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泥猪瓦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鼠窃狗偷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淮王鸡狗 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 淮王鸡狗的故事 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蝇营狗苟 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 蝇营狗苟的故事 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鼠盗狗窃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行若狗彘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行若狗彘的故事 西汉·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泥猪疥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元·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
人模狗样 身分是人,举止形容却像狗。多用于嘲讽。 老舍《骆驼祥子》十四:“祥子在棚里坐着呢,人模狗样的,脸上的疤被灯光照得像块玉石。”又《四世同堂》四九:“他也想象到怎样顺手儿教训教训那些人模狗样的科长科员们。”
鼠窜狗盗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土鸡瓦狗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同“土鸡瓦犬”。 延波真《五四前后山东人民的爱国斗争》:“凶恶军警呆住了,一个个手足无措,像土鸡瓦狗一样蜷伏在路旁。”
鼠偷狗盗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兔死狗烹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 兔死狗烹的故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鼠窃狗盗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 鼠窃狗盗的故事 《史记·刘敬书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尔,何足置之齿牙间。”
偷狗戏鸡 比喻不务正业。
打人骂狗 对人滥打乱骂,摆尽威风。
捉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狗窦大开 狗窦:狗洞。嘲笑人缺牙齿 >> 狗窦大开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
鸡零狗碎 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茅盾《雨天杂写》:“则此一特点不能不有一佳名,故拟题曰:‘鸡零狗碎’云尔。”
猪狗不如 1.猪与狗。2.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老舍《四世同堂》:“他须纳住气,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
泥车瓦狗 小泥车,小瓦狗。比喻无用或无价值的物品 汉·王符《潜夫论》:“或作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
打鸡骂狗 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蹠狗吠尧 意指各为其主。
蛙鸣狗吠 吠:狗叫。青蛙鸣,狗汪汪叫。比喻浅陋拙劣的诗词及文章 清·钮琇《觚剩·樵隐》:“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我向所厌薄者,大率皆蛙鸣狗吠耳。”
瘈狗噬人 瘈:疯狂,特指犬发狂;噬:指疯狗咬人。比喻坏人非常疯狂,肆意闹事、破坏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漂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
狗马之心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
傫如丧狗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狗猛酒酸 因狗凶猛致使酒酸无人买。比喻环境恶劣,前进困难。也比喻权臣当道,阻塞贤路。 >> 狗猛酒酸的故事 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
狗彘之行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狗捉老鼠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鸡飞狗窜 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 曲波《林海雪原》:“日寇投降后,这个大佐特务,被人们撵的鸡飞狗窜,他的党羽,纷纷落网。”
羊头狗肉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表里不一 清·钱大昕《恒言录》第六卷:“世祖赐丁邯诏曰:‘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
兔尽狗烹 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统治者杀掉功臣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泥猪癞狗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同“泥猪疥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打狗欺主 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俗话说,打狗欺主,太岳呀,我看你是成心要撕破脸皮与老夫作对了。”
猪卑狗险 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南齐书·卡彬传》:“彬又目禽兽云:‘羊性淫而狠,猪性卑而率,鹅性顽而傲,狗性险而出,皆指斥贵势。’”
油嘴狗舌 抹了油的嘴,像狗一样的舌头。形容说话油滑,内容低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6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偷猫盗狗 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狗腿子 走狗,为恶势力效劳帮凶的人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有些被杀的所谓狗腿子,十有八九是穷人。”
屠狗卖浆 屠:宰杀;浆:酒。以卖酒杀狗为业。指从事低贱职业的阶层 宋·陆游《野炊》:“觅交屠狗卖浆中。”
狗胆包天 斥责别人胆子太大,敢于胡作非为 《解放日报》1981年5月12日:“你真是狗胆包天,竟敢捉弄起我们来了!”
摸鸡偷狗 指小偷小摸。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在此帮那强盗摸鸡偷狗的,一旦有失,落个骂名千古。”
阿猫阿狗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狗心狗行 比喻歹毒的心肠、行为。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等人玩的是狗气狗声,这等人使的是狗心狗行。
阿狗阿猫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嫁狗随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宋·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
贼头狗脑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卖狗皮膏药 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狗吃屎 身体向前仆倒在地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待要走时,早已被叔宝一脚飞起,一个狗吃屎,跌倒在门边。”
功狗功人 功狗:比喻立功的战将;功人:比喻立功的军事指挥官。用来比喻立功的将士。 >> 功狗功人的故事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嫁狗逐狗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同“嫁狗随狗”。 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咬,用来骂人不识好歹。 >> 狗咬吕洞宾的故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狗眼看人低 比喻眼光势利 张爱玲《小艾》:“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那口气实在咽不下。”
癞狗扶不上墙 比喻没出息的人,没办法扶助他长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怨不得俗语说:‘癞狗扶不上墙’的!”
狗彘不食汝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
落水狗 掉在水里的狗,比喻失势的坏人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国最多的却是枉道;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
画龙不成反为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后汉书·儒林传上·孔僖》:“[僖与崔駰]同游太学,习《春秋》。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
狗彘不食其余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汉书·元后传》:“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狗肉上不了筵席 比喻素质太差,不能扶持上去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40章:“说她‘狗肉上不了筵席’,让丈夫一人来参加就行了。”
狗鼠不食汝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狗鼠不食汝余的故事 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狗猪不食其余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狗咬狗 比喻坏人之间互相攻击 曹禺《自己费力找到真理》:“至于潘经理与李石清的狗咬狗,应该是比较好处理的戏,只要注意让他们‘咬’得很真实就行。”
宁为太平狗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塞狗洞 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咬人狗儿不露齿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 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画虎不成反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故事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宁为太平狗 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 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宁为太平狗,莫作离乱人。”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元曲选·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斗鸡养狗 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明·陈子龙《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吴楚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狗续侯冠 犹狗续金貂。比喻滥封的官吏。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画虎类狗 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 画虎类狗的故事 《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椎埋屠狗 杀人宰狗。指为非作歹和从事低贱的职业。 宋·苏洵《权书下·高祖》:“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而从之邪!”
苍狗白衣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宋·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狗党狐朋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宋·张孝祥《宣州新建御书阁记》:“谓虽极天下之贵,而退朝燕息,从容娱乐者,独在于是,狗马声色技巧之奉,不皇及也。”
狼心狗肺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 狼心狗肺的故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恩忘义。”
狗急跳墙 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飞鹰走狗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飞鹰走狗的故事 《后汉书·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
狗吠之警 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汉书·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
鸡飞狗走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鸡飞狗走的故事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打落水狗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狗续金貂 比喻滥封的官吏。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狗追耗子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同“狗拿耗子”。 周立波《暴风雨》第一部九:“你狗追耗子,管啥闲事?”
狗彘不若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白云苍狗的故事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苍狗白云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狗血淋头 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 狗血淋头的故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三回:“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没头一淋。”
鸡鸣狗吠 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鸡飞狗叫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反“扫荡”》:“忽然,邻庄鸡飞狗叫,老乡们拖着孩子向庄外奔跑。”
狗颠屁股 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狗眼看人 比喻眼光势力。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七回:“这当儿店小二三脚并两脚赶了进来,一副狗眼看人低的神态拉着胡狲的手就要往外赶。”
狗吠非主 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其主也。”
狗拿耗子 (歇后语)多管闲事。狗的职责是看守门户,猫是专捉老鼠的,所以狗替猫捉老鼠,就是多管闲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你这孩子,才叫他娘的狗拿耗子呢!你又懂得几篇儿是几篇儿?”
白衣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白衣苍狗的故事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狗盗鸡鸣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狗偷鼠窃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同“狗盗鼠窃”。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无赖之人也。”
藏弓烹狗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斗鸡走狗 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
狗吠之惊 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驴心狗肺 比喻人心凶狠恶毒。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何故苦苦贪私,思量独吃自疴……不知驴心狗肺怎么生的。”
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狗肺狼心 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同“狼心狗肺”。 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狗盗鸡啼 比喻具有微末技能。同“狗盗鸡鸣”。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狗皮膏药 中医用狗皮膏药消肿止痛。比喻骗人的货色。 刘复《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狗头鼠脑 比喻奴才相。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狐鸣狗盗 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狗仗人势 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狗行狼心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狗屁不通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狗仗官势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茅盾《子夜》七:“哼!他妈的实力!不过狗仗官势!”
狗走狐淫 比喻卑劣淫乱。
狐群狗党 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元·无名氏《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狗彘不如 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君有难,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岂言退耶!直狗彘不如也!”
鸡鸣狗盗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 鸡鸣狗盗的故事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狗彘不食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狐朋狗党 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须索紧紧的防,都是些狐朋狗党。”
卖狗悬羊 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因篇幅关系,狗成语只列出前 12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