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左顾右盼 |
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
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
| 左萦右拂 |
左边拾,右边掸。比喻对手容易收拾。 |
《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
| 左图右书 |
周围都是图书。指嗜书好学。也指一种有插图的读物。 |
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 |
| 左书右息 |
比喻倒行逆施。 |
《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书,而左手不能书也。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 |
| 左支右吾 |
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 |
| 右翦左屠 |
指歼灭净尽。 |
|
| 左右开弓 |
左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 左右开弓的故事 |
元·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
| 左枝右梧 |
犹左支右吾。 |
宋·王暐《道山清话》:“本朝无前代离宫别馆,游豫奢侈,非特不为,亦不暇为也。盖北有狂虏,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尝一日不念之。” |
| 左支右调 |
指支吾搪塞。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猿》:“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语言多虚冒,凭空何处军粮到。无端左支右调,看他神情,大抵非逃即盗。” |
| 左右图史 |
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
《新唐书·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
| 左右逢原 |
原指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后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 |
| 不左右袒 |
左右袒:露出左右臂。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
| 如左右手 |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 如左右手的故事 |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 左右亲近 |
常在左右的人。指为君主亲信之臣 |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
| 右军习气 |
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
清·宋曹《书法约言》:“既脱天腕,仍养于心,方无右军习气。” |
| 左右枝梧 |
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
宋·陆游《太息》:“春忧水潦秋防旱,左右枝梧且过年。” |
| 左右摇摆 |
左右来回游移。比喻思想观点等游移不定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
| 左支右捂 |
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今之描诗者,东拉西扯,左支右捂,都从故纸堆来,不从性情流出,是以手代心也。” |
| 左邻右舍 |
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
明·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
| 左冲右突 |
向左边冲击,向右边突围。形容突围时的艰苦奋战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
| 名门右族 |
名门:有声望的豪门。有声望的世族之家 |
宋·朱熹《小学·嘉言》:“余见名门右族……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 |
| 左搘右捂 |
支:支撑。撑住左边,挡住右边。形容处境困难,穷于应付,顾此失彼 |
清·汪琬《前明提借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蔡忠襄公墓志铭》:“若假以便宜,资以调遣,使得左搘右捂,以捍御西北,则天下尚可为也。” |
| 左躲右闪 |
向左和向右躲闪,不敢正面面对 |
|
| 左文右武 |
指文武并用 |
唐·李咸用《远公亭特丹》诗:“左文右武怜君荣,白铜碮上惭清明。” |
| 左旋右抽 |
旋:回旋。左边的御者旋回车马,右边的勇士拔刀刺杀。形容作战时的气势 |
《诗经·郑风·清人》:“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
| 左顾右视 |
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左顾右视,荡荡漭漭。” |
| 左辅右弼 |
圃、弼:本指辅助帝王或太子的官,后引伸为左右辅佐的人。比喻在左右辅助。 |
《晋书·潘尼传》:“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 |
| 左来右去 |
形容来回折腾 |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自从把尉迟下在牢里,我则要所算了他性命,又被这不知趣的徐茂公,左来右去打搅,怎生是好?” |
| 强宗右姓 |
强宗:豪门大族;右姓:世族大姓。指有权势的豪门大族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彶传》:“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 |
| 左归右归 |
归:终归。指任凭如何打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老爷似乎也不以为可,但左归右归,总归不出个道理来。” |
| 左挈右提 |
挈:提。比喻共相扶持与辅佐 |
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将勇兵强,华夷慑服;左挈右提,东征西伐。” |
| 王顾左右而言他 |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
《孟子·梁惠王下》 |
| 左说右说 |
反复地说 |
王松《老游击队员》:“李科长跟他左说右说,他怎么也听不进。” |
| 左膀右臂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凌叔华《古韵》:“据说恭亲王把他视为左膀右臂,将来肯定官运亨通。” |
| 左顾右眄 |
左看右看。细看。 |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信自僦一斋,好絜其衣服,左顾右眄,小不整即呼匠治之。” |
| 左史右经 |
左边放着史书,右边放着经书。形容博览群书或藏书丰富 |
明·宋濂《黄氏义门铭》:“视其斋庭,左史右经,踵武绳绳。” |
| 右传之八章 |
打了一顿巴掌。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八章’。” |
| 左宜右有 |
宜:适宜,适合。形容多才多艺,什么都能做。 |
《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
| 左宜右宜 |
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
隋《赵郎暨妻孙氏墓志》:“并允文允武,左宜右宜。” |
| 顾左右而言他 |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 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 |
《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
| 左右手 |
比喻得力的助手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 左右袒 |
袒露左臂和右臂,以示偏护某一方。偏护一方为左袒,两不相助为不作左右袒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
| 右手画圆 |
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 |
《韩非子·功名》:“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
| 左图右史 |
形容室内图书多。 |
《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