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千的成语 - 共338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燕骏千金 | 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 燕骏千金的故事 |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
| 一壸千金 |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 |
| 千古独步 | 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
| 千钧重负 |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 《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 千依万顺 | 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 明·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
| 千篇一律 |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 千篇一律的故事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
| 一刻千金 |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 千秋万代 | 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
| 仪态万千 | 仪态:姿态,容貌。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
| 千金市骨 | 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 千金市骨的故事 | 《战国策·燕策一》 |
| 不远千里 |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 不远千里的故事 |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 思绪万千 | 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 |
| 千言万语 | 形容说得话很多。 | 唐·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
| 千伶百俐 | 形容非常机灵。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自小服侍小姐,生得千伶百俐,才一十五岁。” |
| 千里犹面 | 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 >> 千里犹面的故事 | 《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
| 千姿万态 |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
| 万恨千愁 | 千、万:形容多。指忧愁怨恨很多。 | 宋·王诜《蝶恋花》:“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摧,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
| 千载一合 |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 | 《汉书·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
| 渭川千亩 | 用以言竹之繁茂。 | 《史记·货殖列传》:“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
| 千里神交 | 相隔千里,精神契合。指友情深厚。 | |
| 千载一逢 |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遇”。 | 《梁书·任昉传》:“千载一逢,再造难答。” |
| 千龄万代 | 犹千秋万代。极言岁月长久。 | 唐·卢照邻《怀仙引》:“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
| 千疮百孔 |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 千岩竞秀 |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 千愁万绪 | 许许多多忧愁和思绪。 | 宋·柳永《女冠子》:“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
| 千仓万箱 | 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 《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抱朴子·极言》:“千仓万箱,百一耕所得。” |
| 一闻千悟 | 形容悟性极高。指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 《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得大总持,一闻千悟。” |
| 盈千累万 | 形容数量非常多。 | 清 李渔《闲情偶记 种植 草木》:“菜果至贱之物,花亦卑卑不数之花,无如积至贱至卑者而至盈千累万,则贱者贵而卑者尊矣。” |
| 千钧一发 |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千钧一发的故事 | 《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 千生万死 | 指历尽艰险。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 |
| 千随百顺 | 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
| 千言万说 | 犹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 《鹖冠子·世兵》:“千言万说,卒赏谓何。” |
| 千章万句 | 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 | 《李卫公问对》中卷:“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 |
| 千愁万恨 | 千、万:形容多。极言愁苦怨恨之多。 | 宋·杨万里《行路难》:“依欲与君子归去来,千愁万恨付一杯。” |
| 万壑千岩 | 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诗:“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
| 千金一瓠 |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王夫之《读书后》:“当其乱之难讫,天且萦纡以延衍之;极乎其终,天为尽,天情且息,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 |
| 流血千里 | 形容死伤非常多。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 千里同风 | 比喻天下太平。 | 汉·王充《论衡·雷虚》:“夫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
| 咫尺千里 | 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 《南史·萧贲传》:“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 千丝万缕 | 千条丝,万条线。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宋·戴石屏《怜薄命》词:“道旁杨柳依依,千丝万缕,拧不住一分愁绪。” |
| 说千道万 |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我不管别人说千道万,大主意我自己拿,哪怕只活一天,这一天,是我的。” |
| 千叮万嘱 | 再三再四地嘱咐。表示对嘱咐的事情极重视。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将你千叮万嘱,你偏放人长号短哭。” |
| 千呼万唤 | 形容再三催促。 >> 千呼万唤的故事 | 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 千古奇闻 | 奇闻:惊奇动听的事情。少有的使人惊奇的事情。 |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
| 运筹千里 | 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
| 千万买邻 | 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 千万买邻的故事 | 《南史·吕僧珍传》:“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 千金一笑 | 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千金一笑的故事 | 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
| 千端万绪 | 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 三国魏·曹植《自试令》:“机等吹毛求疵,千端万绪,然终无可言者。” |
| 万户千门 | 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 唐·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
| 千磨百折 |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 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 |
| 千头万序 | 形容事情杂,头绪多。同“千头万绪”。 | 《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火宅驱牵常煎炒,千头万序何时了。” |
| 千军万马 |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 千军万马的故事 | 《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
| 千载一遇 |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形容机会难得。 | 《东观汉记·耿况传》:“耿况彭宠,俱遭际会,顺时乘风,列为藩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 |
| 千绪万端 | 犹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 《晋书·陶侃传》:“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
| 千峰百嶂 | 形容山峦重迭。 | 宋·陆游《晚泊》:“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
| 一毫千里 | 指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 语出《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牦,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 |
| 遗恨千古 | 千古:时间久远。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 | 清·徐瑶《太恨生传》:“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而卒不相遇,真堪遗恨千古。” |
| 无万大千 | 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 清·翟灏《通俗编·数目》:“今俗有无万大千语。大千本佛经三千大千。” |
| 寸步千里 | 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 唐·卢照邻《狱中学骚体》:“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
| 千状万端 | 形容极为愁苦。 | 宋·王安石《与孙侔书》:“某忧痛愁苦,千状万端,书所以不能具。” |
| 千载奇遇 |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 |
| 一落千丈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 无千待万 | 指不计其数;极多。同“无千无万”。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三出:“黄科才听老爷分付,就狠跑到法场里。去看的无千待万,都说屈的多。” |
| 一壶千金 |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一壶千金的故事 | 《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
| 千金一壸 |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同“千金一瓠”。 | |
| 千状万态 | 极言状态之多。同“千态万状”。 | 《宣和画谱·道释》:“至于鹰犬驰突,云龙出没,千状万态,势若飞动。”宋·欧阳修《题薛公期画》:“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 |
| 一日千丈 |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 孙中山《革命原起》:“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
| 赤地千里 |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 赤地千里的故事 | 《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
| 千秋万岁 | 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 千秋万岁的故事 |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
| 千姿百态 |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
| 千真万确 | 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
| 一顾千金 | 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
| 一字千秋 | 指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夫诗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
| 千人所指 | 千人:众人,许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拇,。 >> 千人所指的故事 | 《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
| 日落千丈 | 形容景况急剧下降。同“一落千丈”。 | 郭沫若《塔·喀尔萝姑娘》:“人事变迁,真是谁也不能前料。回想起来仅仅是两年间的岁月,而我这两年间的生涯真正是日落千丈了。” |
| 千变万状 | 变化繁多,呈现出各种情状。 | 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后殿又为温室、凝缸室、浴兰室,曲房连槛,饰黄金白玉,以壁为表里,千变万状。” |
| 千古奇冤 | 千百年来最奇特的冤案 | 周恩来《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 千门万户 |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 千门万户的故事 | 《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
| 卓绝千古 | 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超过以往的一切人。 | 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子胥始东奔勾吴,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伤弓于飞。逼迫于昭关,匍匐于濑者。舍车而徒,告穷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壶浆。全人自沉,形与口灭。卓绝千古,声凌浮云。激节必报之仇,雪诚无疑之地。难乎哉!” |
| 千金比屋 |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 |
| 千金买笑 |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 千金买笑的故事 |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
| 千古绝唱 |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
| 一时千载 |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极言机会难得。 | 宋·秦观《代回吕吏部启》:“恭维某官望重本朝,才高当世,一时千载,韦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杨之兴未艾。” |
| 千恩万谢 |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
| 千村万落 | 形容众多的村落。 | 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
| 一纸千金 |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 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
| 千锤百炼 |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 千锤百炼的故事 |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
| 千山万壑 | 壑:山沟。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京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 千金一壶 | 壶:通“瓠”,葫芦。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钱谦益《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公墓志铭》:“以千金一壶之身,当大厦一木之任。” |
| 千疮百痍 | 犹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 刘先煌《飞翔吧,上海机床厂》:“‘中农公司’留下的是千疮百痍的烂摊子。” |
| 瞬息千变 | 瞬息:极短的时间。指在瞬息之间就会发生快而复杂的变化 |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变的,只看雯兄养疴一个月,国家已经蹙地八百里了。” |
| 千娇百媚 |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
| 千回百折 |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乐曲跌宕婉转。也形容事态的发展、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很不顺利。 |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书·五》:“百川时文,精粹湛深,抽心苗,发奥旨,绘物态,状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浅近。” |
| 千金难买 |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
| 千难万苦 | 犹千辛万苦。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因为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千难万苦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千年一律 | 犹言千古一律。指从来如此。 |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
| 千方百计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
| 千虑一失 | 失:错误。指聪明人的考虑,也会有不周到的地方。 >> 千虑一失的故事 | 《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 千日醉酒 | 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 >> 千日醉酒的故事 | |
| 百锻千炼 | 形容写作时一字一句多次推敲、琢磨。 >> 百锻千炼的故事 | 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在镯太白,也后来之佳作也。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 |
| 千金买邻 | 比喻在与人处事的过程中,要有选择地进行交往。要和有自强意识,有上进心的人多交往。这正是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千金买邻的故事 | |
| 千头桔奴 | 上千棵桔树就像上千个家奴。指前人为后人创造财富。 >> 千头桔奴的故事 | |
| 姿态万千 | 容貌姿态;万千:指姿态多种多样。原指女子的美媚,形容树木等美丽的景物形容容貌。现指姿态多种多样。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看云识天气》(朱泳燚)一文中有出现。 |
| 一律千篇 | 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 明·费经虞《雅论》:“用事非诗正体,然景物有限,格调易穷,一律千篇,只供厌饫,欲观人笔力才诣,全在阿堵中。” |
| 千峰万仞 | 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峰,山的顶峰。形容山峰多而高,险峻。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课《索溪峪的“野”》 |
| 千金不换 | 指物品十分宝贵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这八个字,就是治阋墙病的千金不换的一剂妙药。” |
| 逾千越万 | 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 唐·蒋防《湘妃泣竹赋》:“岂不以拂水捎云,逾千越万,庶夫知我者谓我点点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怀怨。” |
| 千金买赋 | 花一千金买一篇散文。指文章值钱。 >> 千金买赋的故事 |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 |
| 千里借筹 |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
| 血国三千 | 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問﹞‘貨殖。’曰:‘蚊。’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國者,昔 禹 會 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於 商 周 之世,已漸并之矣,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國,而 漢 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且言其多歟?’ 司馬 ( 司馬光 )云:‘三千,言其衆也。’ | |
| 千百为群 | 成百上千聚集成群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4卷:“自是以后,千百为群,禁之不能止,为国之蠹甚矣。” |
| 千乘之国 |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 千乘之国的故事 | 千乘之国。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 |
| 沃野千里 |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 《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
| 一朝千里 | 犹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 唐·曹唐《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诗之三:“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
| 一字千钧 | 钧:古代重量单位,1钧=30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 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 千金贵体 |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姑娘这样千金贵体,绫罗裹大了的,吃的是好东西,到了我们那里,我拿什么哄她玩?” |
| 三千珠履 | 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 三千珠履的故事 |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史记·春申君列传》 |
| 千变万化 | 形容变化极多。 >> 千变万化的故事 | 《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
| 千里迢遥 | 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不惮千里迢遥,寻兄长,存节孝。” |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晋·皇甫谧《高士传》:“段干木贤者也,不趋势力,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 |
因篇幅关系,千成语只列出前 120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