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青枝绿叶 |
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
| 霜凋夏绿 |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
| 桃红柳绿 |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
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 脱白挂绿 |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指初登仕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
| 绿酒红灯 |
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绿酒红灯夜未央。” |
| 绿衣使者 |
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 绿衣使者的故事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鹦鹉告事》:“其时仆妾辈并无所觉,惟有鹦鹉一只在堂前架上。……封鹦鹉为‘绿衣使者’。” |
| 绿叶成荫 |
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杜牧》:“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 视丹如绿 |
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
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叔夜》诗:“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
| 朱颜绿发 |
指青春年少。 |
宋·沈遘《送句谌通判颖川》诗:“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宋江看那女童时,但见:朱颜绿发,皓齿明眸。” |
| 颜丹鬓绿 |
面红,头发黑。形容年少之貎。 |
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酌我五石云母钟,我能令公颜丹鬓绿而与年少争光风。” |
| 绿树成荫 |
绿树成荫yīn 也作绿树成阴yīn;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
|
| 绿珠坠楼 |
绿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 绿珠坠楼的故事 |
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宋·乐史《绿珠传》 |
| 戴绿帽子 |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只要不怕戴绿帽子,横竖有人巴结。” |
| 红灯绿酒 |
指欢乐的生活。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黄遵宪《邻妇叹》诗:“遥闻长官高堂上,红灯绿酒欢未足。” |
| 柳绿桃红 |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
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 面红面绿 |
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
| 红颜绿鬓 |
绿鬓:乌黑发亮的鬓角。形容女子正处于青春年少时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但见它虽则随常装束,却是红颜绿鬓,俏丽动人。” |
| 水绿山青 |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 |
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
| 红瘦绿肥 |
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
| 披红挂绿 |
披:穿着。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你这臭淫妇,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红挂绿是为什么?” |
| 花花绿绿 |
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
金·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
| 大红大绿 |
指颜色浓艳。 |
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七:“各处都是新油饰的,大红大绿,象个乡下的新娘子,尽力打扮而怪难受的。” |
| 朱颜绿鬓 |
朱:红色。形容青春年少 |
宋·辛弃疾《洞仙歌·寿叶丞相》:“见朱颜绿鬓 ,玉带金鱼。” |
| 绿林豪士 |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
| 惨绿少年 |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
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
| 橙黄桔绿 |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 惨绿年华 |
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
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
| 橙黄橘绿 |
指秋季景物。 |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 灯红酒绿 |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 绿叶成阴 |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 绿叶成阴的故事 |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牧》:“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 粉白黛绿 |
泛指女子的妆饰。 |
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
| 红男绿女 |
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
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 绿鬓红颜 |
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
清·洪楝园《后南柯·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
| 愁红怨绿 |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
宋·范成大《窗前木芙蓉》诗:“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
| 花红柳绿 |
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
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 绿惨红愁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
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
| 红愁绿惨 |
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
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
| 绿蓑青笠 |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
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 绿鬓朱颜 |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
宋·晏殊《少年游》词:“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
| 愁红惨绿 |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
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
| 红情绿意 |
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 绿林好汉 |
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
《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
| 绿女红男 |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
| 绿林豪客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乌将军一饭必酬》:“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
| 绿草如茵 |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
|
| 绿暗红稀 |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将尽,绿暗红稀,将近四月也。” |
| 绿惨红销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
明·汤显祖《紫钗记·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
| 酒绿灯红 |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 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 绿肥红瘦 |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 绿林豪杰 |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
清·李渔《玉搔头·逼氛》:“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 |
| 绿水青山 |
泛称美好山河。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
| 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古诗源·休洗红》:“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反复君所知。” |
| 惨绿愁红 |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
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 暗绿稀红 |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
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况当残春初夏之时,正值暗绿稀红之候,顿起愁绪,怎生消闷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