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梨的成语 - 共11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杏雨梨云 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明·许自昌《水浒记·冥感》:“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云,致蜂蝶恋昏。”
付之梨枣 指刻版刊印书籍。梨枣:旧时刻书多用梨木枣木,古代称书版。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序》:“然欲付梨枣而啬于资,素愿莫偿,恒深歉怅。”
雨打梨花 比喻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 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让枣推梨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 让枣推梨的故事 《南史·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后汉书·孔融传》注引《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梨园子弟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 梨园子弟的故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梨园弟子 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 梨园弟子的故事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交梨火枣 道教经书中所说的“仙果”。 《真诰·运象二》:“玉醴金浆,交梨火枣,此则腾飞之药,不比于金丹也。”
祸枣灾梨 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梨眉艾发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哀梨蒸食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哀梨蒸食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