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兰的成语 - 共51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谢庭兰玉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桂馥兰香……一几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义结金兰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沅芷澧兰 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於众草”。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契合金兰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明·汪廷讷《狮吼记·赏春》:“自合与老爷情投胶漆,契合金兰。”
披榛采兰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芝兰玉树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 芝兰玉树的故事 《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明·汤显祖《紫箫记·就婚》:“作夫妻天长地远,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
蕙折兰摧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兰情蕙性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你兰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蕙质兰心 蕙:一种香草;兰:兰花。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宋·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桂宫兰殿 指华丽的宫殿。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蘭殿,唯所息宴。”
蕙损兰摧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
兰桂腾芳 兰桂:芝兰和丹桂,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孙显贵发达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桂馥兰馨 桂:桂花;馥:香气;兰:兰草;馨:芳香。形容气味芳香 郭沫若《的故事》:“还作了两首诗留别。其一云:……鸟飞兔走频来往,桂馥兰馨岂暂移?”
谢兰燕桂 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 谢兰燕桂的故事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
芝兰之室 比喻良好的环境。 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难言兰臭 难言:谈不上;臭:味;兰臭:像兰花一样的香味。指气味相投的朋友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金兰契友 金兰:指友情投合,交谊深;契:投合;契友:情投意合的朋友。泛指结拜兄弟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兰姿蕙质 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兰友瓜戚 兰友:意气相投的好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密切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桂楫兰桡 楫、桡:划船的桨。形容划船工具精美名贵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船上又有各种盆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了。”
芝兰生于深林 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 《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里,不以无人而不秀;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败节。”
沅茝醴兰 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同“沅芷澧兰”。
如入芝兰之室 芝:通“芷”,香草;兰:香草。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习以为常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兰质蕙心 形容美丽而聪明。 唐·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金兰之交 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 《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宋·柳永《玉女摇仙佩》:“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兰质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唐·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兰艾同焚 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桂折兰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芳兰竟体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南史·谢览传》:“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熏桂馥,羽仪百代,掩梁窦以霞搴;钟鼎一时,罩袁杨而岳立。”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唐·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列风峦之体势。”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兰艾难分 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兰质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唐 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熏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金兰之契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兰摧玉折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兰芷之室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金兰之友 指亲密的朋友。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吹气如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