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鲸波怒浪 |
犹言惊涛骇浪。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清·昭梿《啸亭杂录·端午龙舟》:“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飞龙蠲首,络绎于鲸波怒浪间。” |
| 鲸吞蚕食 |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
清·王韬《英宜保土》:“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
| 鲸波鳄浪 |
鲸:鲸鱼;鳄:鳄鱼。比喻险恶的环境或激烈的斗争 |
清·南荃居士《海侨春传奇·疯诉》:“望鲸波鳄浪连天涌,莽天涯沓沓濛濛。” |
| 鲸吞虎噬 |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
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前代乱离,鲸吞虎噬,无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为不急之务。” |
| 鲸吞虎据 |
鲸吞:像鲸一样吞食;据:盘踞。像鲸鱼和老虎一样穷凶极恶地吞食与占据猎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财物 |
《旧唐书·萧铣等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吞虎据。” |
| 鳌掷鲸吞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运会;鳌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 |
| 鲸吸牛饮 |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四卷:“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道望十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 |
| 连鳌跨鲸 |
以之表示超凡成仙。 |
《列子·汤问》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 |
| 鳌掷鲸呿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同“鳌掷鲸吞”。 |
清·宋荦《漫堂说诗》三:“至于杜之海涵地负,韩之鳌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
| 虎踞鲸吞 |
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诸将皆来动问,尽皆愕然相顾曰:‘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