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果的成语 - 共33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勇猛果敢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杀敌致果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杀敌致果的故事 《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言信行果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 言信行果的故事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掷果潘安 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 >> 掷果潘安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硕果仅存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易·剥》:“上九,硕果不食。”
掷果潘郎 比喻美男子。同“掷果潘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言行信果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 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因果不爽 爽:失。佛教认为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因果报应从来不会违背
果如其言 果:果真,诚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果然像所说的那样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
果出所料 果:果真,诚然。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判断准确,果真和预料一致
掷果盈车 盈:充满。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 明·梅鼎祚《玉合记·炯约》:“其人如玉,空教掷果盈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
果如所料 果:果真。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形容料事如神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始,上怒未已,两府窃以曰:‘必重贬介,则彦博不安;彦博去,即吾属递迁矣。’既而,果如所料。”
英明果断 思想出色明智,做事果敢
忠果正直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硕果累累 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
收缘结果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
南货斋果 南货:南方的食品;斋果:供品。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的果品 《北史·魏收传》:“尚书右仆射高隆之,求南货于昕、收。”
收因结果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宋·晁瑞礼《柳初新》:“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
自食其恶果 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猪八戒吃人参果 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兰因絮果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倒因为果 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果刑信赏 指赏罚严明。
倒果为因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果然如此 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开花结果 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果于自信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列子·汤问》:“皇子果于自信,果于诬理哉?”
互为因果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果熟蒂落 指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也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
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万寿普信禅师》:“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
来因去果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谢觉哉《不惑集·领会》:“领会是‘心领神会’,不仅懂得文件的意义,而且懂得文件的来因去果。”
果行育德 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