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粉的成语 - 共54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桃腮粉脸 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1回:“桃腮粉脸,描两道细细春山。”
油头粉面 头上擦油,脸上搽粉。形容人打扮得妖艳粗俗。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
调朱傅粉 调弄、涂抹脂粉。比喻刻意修饰。 裘廷梁《伦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涂脂抹粉 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赵县君乔送黄柑》:“其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调脂弄粉 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宋·李颀《古今诗话》:“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徐诗富艳,李多用事。李谓徐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徐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垛叠死人耳。’”
朱唇粉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抹粉施脂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同“搽脂抹粉”。
抟香弄粉 指与女人厮混。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抟香弄粉,妆孤学俊,便准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
弄粉调朱 ①指以脂粉饰容。②比喻雕琢辞藻。 宋·周邦彦《丹凤吟》词:“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调朱弄粉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宋·朱淑真《恨别》诗:“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馀缠臂金。”
粉白黛緑 犹粉白黛黑。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入門,則粉白黛緑者,紛集顧問。” 冰心 《六一姊》:“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碎身粉骨 身体粉碎。指死亡。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暂愿不为(违)于说者,碎身粉骨效驱驰。”
粉面含春 粉面:指女子的面庞;含:饱含,充满;春:生意,生机。比喻和颜悦色。形容女子面容和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何郎傅粉 傅粉:抹粉。原指何晏脸色白净,如同擦了粉一般。后指美男子。 >> 何郎傅粉的故事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六朝脂粉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赏月遇恶》:“且乐平生,尘寰事,六朝脂粉飞灰冷。”
粉饰门面 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各级参议会、新县制等,都是粉饰门面的欺人摆设。”
花林粉阵 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绮罗粉黛 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粉黛:涂脸的脂粉和描眉的黛黑。代指年轻女子 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不减少君德耀,绝无绮罗粉黛之态。”
粉饰场面 粉饰:打扮,装饰。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 邹韬奋《抗战以来·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的前夜》:“在昆明的几位教授参政员,也多感觉到仅仅粉饰场面,实在没有意思。”
粉墙朱户 粉:涂饰;朱:红色。白粉墙砖红漆大门。指富贵人家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知远将身奔入那庄门,只见粉墙朱户,画阁琼楼。”
施朱傅粉 施:加;朱:朱红;傅:通“敷”,抹。搽粉点胭脂 宋·丁用晦《芝田录·贾耽》:“其尼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如倡人之妇,其内吸殷红,下饰亦红,二尼悉然。”
弄粉调脂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粉妆银砌 妆:装饰;砌:堆砌。形容女子妆饰白皙、漂亮或白色晶莹透亮的景观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0回:“贾母笑着,挽着凤姐的手,仍上了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四面粉妆银砌。”
搓粉团朱 搓:手相摩;团:以手团弄;朱:朱红。隐喻男女欢爱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窃玉偷香,裁冰剪雪,搓粉团朱。”
涂脂傅粉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某公穴窗纸窥之,则涂脂傅粉,钗钏衫裙,一一整饬。”
施丹傅粉 施:加;丹:朱;傅:通“敷”,抹。搽粉点胭脂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一折:“更胜似施丹傅粉,果然是万花中惟此特尊。”
搽油抹粉 粉:香粉。涂脂抹粉,刻意打扮 清·秋瑾《精卫石》序:“呜呼!尚凡以搽油抹粉,评老束足。”
搽脂抹粉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 明·孙仁儒《东郭记·妾妇之道》:“喜值青年,全然未须,何妨巾帼罗儒,搽脂抹粉媚如狐。”
朱颜粉面 粉:白色。红颜白面,指涂脂抹粉的女子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鼎热风脑龙肝,花烛映朱颜粉面。”
红粉青蛾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面如傅粉 形容男子美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匀脂抹粉 指妇女用脂粉装饰打扮。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每到春三二月天气,那些姊妹们都匀脂抹粉,站在前门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顽耍。”
搓粉抟朱 搓:手相摩;抟:以手团弄;朱:朱红。隐喻男女欢爱 元·无名氏《女真欢》第二折:“污平生冰雪玉洁,尽今宵搓粉抟朱,恐明朝怨紫啼红。”
断金零粉 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清·龚自珍《百字令》词:“龙华劫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
粉身碎骨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粉装玉琢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粉妆玉琢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粉白黛绿 泛指女子的妆饰。 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傅粉何郎 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 >> 傅粉何郎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粉妆玉砌 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灰身粉骨 犹言粉身碎骨。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唐·王勃《上百里昌言书》:“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
粉白墨黑 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粉骨糜身 犹言粉骨碎身。 宋·岳飞《奏乞解军务札子》:“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
傅粉施朱 傅:搽;朱:红,指胭脂。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饰打扮。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红粉青楼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粉骨捐躯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粉骨碎身 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擦脂抹粉 犹言涂脂抹粉。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原来这海马周三,名叫周得胜,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断钢鞭,打倒在地,要给他擦脂抹粉,然后饶他性命,立了罚约的那个人。”
粉身灰骨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唐·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粉面朱唇 白面红唇。有时形容面颜姣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说着,果然出去带进一个小后生来,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
滴粉搓酥 形容女子浓艳的装饰。
蝶粉蜂黄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臧懋循《元曲选后序》:“而关汉卿辈至躬践排场,而傅粉墨。”
粉面油头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恩采茶歌·四景》:“皓齿明眸,粉面油头,点花牌,行酒令。”